领跑基地

LEAD BASE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从空中俯瞰,在库布齐沙漠腹地、达拉特旗昭君镇,一匹骏马在沙漠中向东方奋蹄驰骋。镜头拉近,就会发现这里一排排蓝色的光阵列成片地在浩瀚沙漠里铺展开来,如同给沙漠装上了整齐的“鳞片”,蔚为壮观,这匹骏马便是用这些光伏板构成的图案。走进探寻,这里早已不是库布齐原来的模样,全没有茫茫沙海给人的悲凉和荒芜,而是“金沙、蓝海、绿洲”相应成辉的另一片天堂。一行行、一列列光伏板尽情地吸收着缕缕阳光,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茂盛的植被郁郁葱葱、一座座牛场相伴而建,车水马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便是国家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之一——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2017年11月30日,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目前已建成100万千瓦,分别由国家电投、中广核、华能集团、中国三峡、中国节能、正泰等行业领军企业用各自领先的解决方案投资建设。

 

一期50万千瓦,总投资37.5亿元,于2018年5月29日开工,同年12月10日并网发电,在全国第三批10个光伏领跑基地中第一个全容量并网。二期50万千瓦,总投资27.5亿元,2019年10月12日开工,2020年6月30日全部具备并网条件,12月24日先期并网10万千瓦,2021年6月13日实现全容量并网。目前,基地年发“绿电”20亿度,年节约标煤 6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65万吨。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国家第三批领跑基地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从2017年开始,基地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实现了“光伏发电、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建成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实现了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同时有效治理库布齐沙漠面积6万亩,验证了在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的西部沙漠地区开展“光伏治沙”的可行性,为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以及“光伏治沙”贡献了“达拉特方案”。基地各项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已成为自治区一张亮丽的名片,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领导、自治区领导的关怀和指导,新能源发电投资企业和上下游相关行业的管理者络绎来基地参观、指导、调研,建成至今,每年接待参观者超过万人次。

库布齐沙漠腹地,光伏板排列整齐,如同鳞片覆盖在沙漠之上,一匹由蓝色光伏板构成的骏马正向东方“奔跑”,展现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景象。这里已不再是昔日的荒凉沙漠,而是“金沙、蓝海、绿洲”相映成辉的美丽新天地。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观景塔,蓝天之下,观景塔矗立,象征着基地的绿色创新。从2017年起,这里成功结合了光伏发电与生态治理,治理沙漠6万亩,成为“光伏治沙”的典范,吸引了无数领导和专家前来参观与指导。

目录

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边缘,西起杭锦旗黄河边,东至准格尔旗,东西全长约400公里,全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体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扩展蔓延。“库布齐”为蒙古语,意为弓上的弦,形状为东窄西宽的条状形,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因而得名。

库布齐沙漠卫星图:黄河之弓,沙海之弦,图中展示的是库布齐沙漠的卫星图,这片中国第七大沙漠横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边缘,呈现出东窄西宽的条状形态,犹如一根巨大的弓弦,紧贴着黄河的弓背,东西延展约400公里。这片沙漠因其形状酷似弓上的弦而得名“库布齐”,在茫茫沙海中勾勒出一幅巨大的金弓形景观。

ㆍ从“水草丰美”到“黄沙漫天”

关于库布齐的传说,早在三千多年便已流传。据学者考证,《诗经》中《小雅•出车》记载并提及的“城彼朔方”表明,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其地理位置正是在今天的库布齐沙漠里。而诗中“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的描写,正是彼时朔方古城的映照。也就是说,三千多年前的库布齐,其实是个鸟语花香的“草原第一城”,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古代少数民族俨犹、戎狄、匈奴等,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说起来,这并不奇怪,毕竟它身处黄河“几”字弯南岸——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河套平原附近,其北是黄河,再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这让它本有机会分到母亲河的一点哺育。

三千多年前的库布齐 ,其实是个鸟语花香的“草原第一城” 

后由于自然和人口地理变迁的原因,逐渐变成了沙漠,朔方城也逐渐荒废,被人遗弃,繁华一时、水草丰美的胜景终究湮灭在了漫漫黄沙之中。荒漠的扩张不仅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第七大沙漠的库布齐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直线距离仅800多公里,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库布齐沙漠也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正是在这样一片看似毫无希望的土地上,库布齐治沙人用坚韧和信心绘就了一幅荒漠化治理的大画卷。在治沙过程中,库布齐沙漠里的治沙人先后采用了“南围、北堵、中切割”、“三重防线”等治沙战略向沙漠腹地发起全面进攻。通过围堵、建设锁边林带和切割沙漠分片治理等方式成功地治理了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库布齐沙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持续发展,形成独特的沙漠治理模式。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齐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库布齐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如今的库布齐沙漠,其雄伟壮观的风光使其成为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其丰富的光照资源又使其成为光伏新能源热土。

历朝历代的过度垦牧和连天烽火,使得生态环境一再遭到破坏

库布齐沙漠:绿色崛起的沙海奇迹,在这片昔日的荒漠中,光伏板与绿洲共舞,库布齐模式成功逆转生态,焕发出新生的活力与希望。

ㆍ日照资源与“光伏+”的创新

当地人民很早就开始尝试在治理的同时向沙漠要效益。得益于光照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沙漠中建设光伏发电站就是其中成功的探索之一,从2013年开始,光伏建设在加速、扩大。在建设光伏项目时,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新在这场“光伏革命”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不仅利用光伏板遮挡烈日,为沙漠中的植物提供了宝贵的生长空间,还巧妙地将“光伏+”模式融入其中,发展起了经济作物种植、家禽家畜养殖乃至旅游业,实现了从单一能源生产到多元化生态经济的跨越。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更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库布齐方案”。

库布齐沙漠:光伏赋能生态奇迹,光伏板整齐排列于库布齐沙漠中,利用丰富的日照资源推动“光伏+”模式创新,为沙漠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助力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

用双脚丈量库布齐

 

绿能碳汇集团是较早一批投入光伏行业的企业,从2013年起,绿能碳汇人开始走进沙漠,用双脚丈量库布齐,主动迎接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大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投身沙漠光伏新能源产业。

绿能碳汇:踏足库布齐,勇担绿色使命  ,图中展示了绿能碳汇集团在库布齐沙漠中的光伏项目,充满力量与希望。自2013年起,他们用坚定的步伐丈量沙海,推动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为绿色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投身沙漠光伏新能源产业之初,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首先是沙漠环境恶劣、风沙侵袭严重,导致工程施工、设备维护、运维难度较大;其次是前期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巨大、成本很高,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顶住各种压力;最后是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但这些困难并没有改变绿能碳汇人坚持走进库布齐、投身新能源产业的初心。

绿能碳汇:迎难而上,沙漠筑梦,图中的新能源探索中心,象征着绿能碳汇在库布齐沙漠中不懈努力的结晶。面对沙漠环境的恶劣挑战、技术研发的高成本,以及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绿能碳汇人以坚定的信念与创新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勇敢投身新能源产业,为沙漠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经过绿能碳汇集团十年的努力,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初具规模。五万多亩黄沙变成了绿洲,金沙、蓝海、绿洲,一片生机勃勃。在建设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时,集团始终把沙漠治理和生态修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把“光伏发电、生态治理、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采用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和生态管护的园区运营模式,终使基地各项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张亮丽的名片。

新能源科技馆:沙漠绿洲,创新典范,达拉特光伏基地十年耕耘,五万亩黄沙变绿洲。科技馆见证了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的成功融合,成为内蒙古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

生态治理

在达拉特旗党委和政府制定的“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的开发原则下,多年来,集团以EOD开发模式、积极深化和创新“光伏+”模式,把“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相结合的沙漠综合治理理念落实到实处,综合推进荒漠化防治,孕育形成了“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齐精神,借助现代能源产业发展东风推进荒漠化防治。

光伏+模式:绿色驱动,沙海变良田,在政府主导下,集团践行“光伏+”模式,将发电、种植、养殖有机结合,成功治理荒漠。图中绿意盎然,展现了库布齐精神的坚韧与创新,荒漠化防治与现代能源相辅相成,助力绿色富裕。

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根本遵循,采用“林光互补”、“农光互补”模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积极推动沙漠生态治理,将现代新能源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

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核心关键,把发展光伏产业与沙漠有机农业、沙漠风情旅游和推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最大程度地放大基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把光伏基地建设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地建设和运营在带动就业方面的辐射性作用,带动农牧民助农增收。通过采取“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方式,综合利用土地,同步深度开发沙漠风情旅游项目,发展沙漠科普教育,吸引周边农牧民参与旅游接待和物业保洁,构建农企利益紧密联结的发展新机制。

 

配建高端肉牛养殖场,进一步完善提升“光伏+”理念,一是充分利用光伏项目板下闲置土地,二是要把生态治理种植的牧草就地消化,三是通过多产融合,把二产、三产带动起来。

 

中畜科技养殖场投资1.7亿元、占地600多亩,最大存栏10000头,是基地“牧光互补”工程配建的高端肉牛标准化养殖项目,已成为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养殖场将育种、繁育和育肥相结合、把“政府+银行+企业+农牧户”四方利益链接起来,让周边农牧民参与到高端肉牛养殖、青贮、其它牧草种植业务中,多方携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事业。

 

依托鄂尔多斯市和达拉特旗两级政府推出的“金牛富农”等政策支持,由乡、镇政府牵头组织农牧户组成合作社参与肉牛养殖,银行为合作社办理涉农贷款;旗、市政府提供贷款贴息,由中畜科技公司以“托牛所”的形式统一代购、代养肉牛。

乡村振兴

牧光互补:共赢新模式,中畜科技高端肉牛养殖场,融合光伏与养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生态与产业共荣的典范。

库布齐沙漠61%都是流动沙丘,沙丘高度最高超过60米。在建设光伏项目之前,通常需要对沙漠进行平整,按电站建设与生态治理要求将沙丘、沟壑平整到100米距离内高差不超5米,完成“五通一平”,然后才开始进行光伏项目建设。“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和通网,“一平”即场地平整。

 

为提高电站建设效率、降低投资人非技术成本、统一园区建设标准,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首创以“标准地”的形式向项目交付用地。在光伏项目立项前绿能碳汇集团就提前规划、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土地整理、道路建设,完成通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初步固沙和造防风林,保证光伏项目在开工后6个月、最快3个月内可达并网条件。简单来说,“五通一平”加“固沙”加“生态治理”可以理解为“标准地”。林光互补项目等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要待光伏项目建成再开始建设。

 

上述经验可以总结为“五统一、两融合、两共享”。

 

五统一即是:

 

第一,统一规划:项目规划、土地流转;

 

第二,统一公建:主干道路、供水供电、场地平整、运维中心、汇集站、托牛所等公建内容;

 

第三,统一修复:防护绿化、土壤修复、荒漠化土地治理等;

 

第四,统一帮扶:养殖、科技文旅等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建设内容;

 

第五,统一运维:电站运维、基地物业、养殖场运营、生态管护等。

 

两融合即是:多种能源融合、多种产业融合。

 

两共享即是:共享储能、共享碳汇。

五统一、两融合、两共享

规划发展

以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为起点,绿能碳汇集团在不断壮大。目前,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新能源园区综合开发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新能源园区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维管理、沙漠治理、生态治理与管护、乡村振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技术,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生态新能源:从沙海到绿洲的品牌力量,图中展现的是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绿能碳汇集团从这里起步,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技术积累,逐步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新能源开发企业,打造了集新能源、沙漠治理与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绿色品牌。

公司与多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多个旗区推广生态新能源园区开发与建设模式。集团规划,到2030年,在鄂尔多斯市及周边继续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开发装机25GW的生态新能源园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凝聚起防沙治沙的磅礴之势,为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贡献绿能碳汇的力量。

磅礴绿能:守望相助,共筑碳中和新未来,图中展示了广袤的光伏发电园区,绿能碳汇集团携手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在鄂尔多斯市及周边推广生态新能源园区的开发模式。集团目标到2030年开发25GW装机容量,以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力量,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贡献力量。

基地打卡点

骏马电站

蓝色骏马:驰骋沙海的光伏奇迹,俯瞰沙漠,这匹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电站”穿行于黄沙之间,波涛般的蓝色光伏板与沙海相映,成就了世界最大光伏图形电站的吉尼斯纪录。

从卫星视角向下俯视,我们可以看到一匹蓝色骏马正驰骋于间,它的真身是由19.6万余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电站”,占地139.84万万平方米。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随着绵延的沙漠起伏,如阵阵波涛,宛如一匹在茫茫黄沙中任意驰骋的骏马。它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还是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蓝色骏马:沙海中的光伏传奇,图中展示的是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电站”,如波涛般在沙漠中起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图形电站,展现了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为何起名“骏马”?从上百米高空向地面望去,光伏板与沙丘产生色差,形成了一幅奔腾的骏马图案,寓意来源于“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

骏马电站:蒙古马精神的光伏象征,从高空俯瞰,光伏板与沙丘交织,形成奔腾的骏马图案,象征着“蒙古马精神”的坚韧与不屈。

电站光伏阵列间种植的紫穗槐、黄芪等沙生灌草植物,实现防风固沙和生态修复,保护光伏阵列间地面免遭风沙侵蚀。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推动沙漠生态治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黄沙变成金”这匹蓝色的“光伏骏马”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着当地群众走上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路。

光伏骏马:黄沙变金,生态共赢,图中展示的是光伏阵列间种植的沙生植物,不仅防风固沙,还推动了生态修复。蓝色“光伏骏马”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登上观景台,“骏马电站”一览无余,扫码识别可查全景动态图,如有机会,800米高空还可俯瞰它的全貌。奋蹄驰骋,追风逐日,直到沙漠重现绿洲。

月亮湖

月亮湖:沙海中的明眸,库布齐沙漠中的月亮湖,湖面如镜,静映蓝天白云。50万立方米的蓄水能力,完美解决园区用水问题,成为沙漠中的珍贵水源。

基本介绍

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

月亮湖,湖面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静享一片宁静的湖光美色。藏在库布齐沙漠中的宝藏月亮湖,像极了光伏蓝海深处的一汪明眸。

月亮湖:沙漠中的碧波明眸,月亮湖静卧于库布齐沙漠中,湖面如镜,映照蓝天白云,年吞吐水量300万立方米,完美解决了园区用水难题,成为沙漠中的珍贵水源。

达拉特旗高头窑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以高头窑煤矿疏干水为水源,通过水质提升工程,将煤矿疏干水变为基地产业用水。

煤矿疏干水:变废为宝的水源奇迹,图中展示的是高头窑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经过水质提升处理,将煤矿疏干水成功转化为基地产业用水,保障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由达拉特旗广汇水务公司投资,总投资约7000万元,输水总管线长30公里。工程采用重力输水设计,一期日供水量3250立方米,主要解决领跑基地生态用水和光伏板清洗用水,于2022年3月15日正式通水运行。远期设计年供水量430万立方米,富余水量拟计划输送到达拉特经济开发区。

煤矿疏干水:润泽沙海的生命之源 ,由广汇水务公司投资建设的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总长30公里,日供水量达3250立方米,保障基地生态和光伏清洗用水,成为沙漠中的重要水源。

在采用光伏发电的同时,该工程也推动了基地升级发展。沙漠生态修复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沙漠有机农林、沙漠特色旅游等多产业相互作用有效的延长了光伏产业的发展链条,形成“光伏发电+生态治理+有机农场+沙漠旅游”绿色发展模式和推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着当地群众走上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路。

光伏发电:多产业融合的绿色奇迹,通过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沙漠农林和旅游相结合,基地实现了绿色发展,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带动了当地群众走上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幸福之路。

登高观景

观光瞭望塔

置身于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在一期4号项目场站中的沙漠植物多样性综合示范区中心位置——“库布齐沙漠之眼”观光瞭望塔,首先映入眼帘的多层建筑主体外形为环形,塔身直径14米、高度50米、共12层。

库布齐沙漠之眼:纵览光伏奇观的瞭望塔,伫立在达拉特光伏基地核心位置,“库布齐沙漠之眼”高达50米,环形塔身映衬沙海美景,是俯瞰光伏与沙漠生态奇迹的最佳观景点。

库布齐沙漠之眼:俯瞰沙海绿洲的瞭望塔,达拉特光伏基地中心的“库布齐沙漠之眼”高达50米,环形塔身尽显宏伟气势。站在塔顶,沙漠与光伏板交织的壮丽景观尽收眼底。

塔中心设有的步行坡道沿途观赏基地风光,更可乘坐垂直电梯可直达塔顶观景平台,观景台下方两层为封闭式空间,设计高空茶吧、展览展示及游客简餐、观景空间。通过光影效果和增强配套,现已逐步发展成为领跑基地旅游观景、研学观摩和网红打卡的绝佳之地。

库布齐沙漠之眼:光影交织的观景胜地,塔内步行坡道与垂直电梯通达塔顶,光影效果独特,塔下设有茶吧和观景空间,成为领跑基地的观光、研学和网红打卡的热门地标。

观景台

沙漠之舟:远眺蓝海,感悟历史巨变,站在观景台,眼前的蓝色光伏海洋取代了昔日的荒凉,库布齐沙漠曾经的民谣道出了过去的艰辛,而如今,这片沙海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登上【沙漠之舟-观景台】远眺面前这一片“蓝海”。曾经的库布齐沙漠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风起明沙到处流,沙压房子人搬走。沙蓬窝窝沙葱菜,养活一代又一代。”,道出了过去当地居民生活的艰辛。曾经,在许多人眼里,沙漠是生机的反义词。滚滚黄沙,寸草不生,似乎没有任何价值。

沙漠之舟:从荒芜到蓝海的巨变,站在观景台,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海已化作眼前的“蓝色海洋”,曾经的艰难岁月,如今在光伏板的映衬下,见证了库布齐沙漠的绿色新生。

在茫茫的黄沙中,鄂尔多斯人经过数十年来几代人不懈努力,种草治沙,库布齐沙漠逐渐焕发了新的活力。在新能源“蓝海”光伏阵列间种植的紫穗槐、黄芪等沙生灌草植物,实现防风固沙和生态修复,保护光伏阵列间地面免遭风沙侵蚀。这种“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林沙产业新模式,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推动沙漠生态治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截至去年5月份,已累计有效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万亩,“沙窝”逐渐变成了“金窝”。目前,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仍在扩建中。基地建成后,以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外送电力至京津冀地区,预计每年可达约400亿千瓦时,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787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2163万吨。

ㆍ库布齐光伏能源电站

乘势而上

沙海光伏:资源利用的伟大创新,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光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年有效日照超过2000小时。沙漠光伏不仅是太阳能发电,更是一个完整的新能源体系,展现了资源利用的创新奇迹。

我国沙漠、戈壁、荒漠面积广阔,呈一条弧形带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部地区,主要位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及陕西六省区。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光照强、风力大、降水少”等是沙漠、戈壁、荒漠的主要成因,因此,沙戈荒地区也是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而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第七大沙漠,日照亦是充足,全年光伏发电有效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属于日照资源一类地区。沙漠光伏并非单一的太阳能发电,而是一个完整的新能源体系,利用沙漠发电是人类在资源利用上的伟大创新。

沙漠光伏:资源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库布齐沙漠全年有效日照超2000小时,依托丰富的光能资源,沙漠光伏发电体系成为资源利用的伟大创新,推动生态与能源的双赢发展。

尽管欧美国家的沙漠光伏技术研究和应用较早,但应用规模有限。直到中国的加入,世界沙漠光伏电站建设的崭新大幕才正式拉开。目前,中国沙漠光伏领域规模最大、技术最高,领跑全球。2014年,联合国高调宣布:将中国的库布齐沙漠列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库布齐沙漠:引领全球的光伏奇迹,中国沙漠光伏技术规模领先全球,库布齐沙漠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展现了中国在沙漠光伏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沙漠光伏的排头兵,近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支持。2020年9月12日,自习近平主席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来,国家规划到2030年光伏风电总装机超过12亿千瓦,这是继2013年能源局出台光伏电价补贴政策后,中国光伏产业迎来的第二次“强推动力”。

库布齐沙漠:碳中和目标下的光伏先锋,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沙漠光伏的先锋,得益于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战略支持,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光伏风电总装机目标,推动中国绿色能源转型。

顺势而生

在国家能源局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11月,我们先行先试,投资建设了装机容量10兆瓦的光伏电站-内蒙古库布齐光伏能源电站于2016年获批,2019年3月4日建成并网。年发电量约2000万度,电站上网电价为每度0.5元。

库布齐光伏电站:绿色能源的先行者,在国家能源局与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库布齐光伏电站于2019年建成并网,年发电量达2000万度,成为推动区域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沙漠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沙丘面貌也会随着强风天气而改变,我国四大沙漠中,流动性及半流动性沙丘占比40%至70%,加上常年的风沙天气,对电站建设及运维都提出了挑战。但是,这些并未妨碍沙戈荒从不毛之地到能源沃土的转型。通过有效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光伏产业基地,将土地新能源产业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积极践行自治区清洁能源基地战略定位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策导向。“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乡村振兴”,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多种“光伏+”新产业模式,将有效促进库布齐沙漠区域新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光伏沙海:从不毛之地到绿色沃土,库布齐沙漠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光伏+”模式,实现了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中畜科技标准化肉牛示范养殖场

中畜科技

库布齐沙漠太阳能水平面总辐射平均值在每平方米1674~1675千瓦时之间,年日照时数为3305.3小时,年辐射总量为每平方米5965兆焦,属于光照资源很丰富的B类地区。

截至目前,基地100万千瓦项目全部按照基地外围锁边林、道路两侧防护林、光伏场区经济林、沙障做保障的“三级防护”模式实施,有效治沙面积近6万亩。其中:外围种植乔灌草等防护林带6000多亩,场区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景观树种5000多亩,光伏场区工程固沙并套种扬柴、紫穗槐、羊草等经济林4万多亩,种植黄芩、黄芪等中草药5000亩。通过大面积实施林光互补工程,有效改善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并推动生态治理产业化。

林光互补:绿色发展的生态之路,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库布齐电站在利用太阳能的同时,推动沙漠生态治理,实现新能源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光伏项目场区外围栽植沙障,主干道两侧打造防护绿化带,光伏板下方和阵列间空隙种植耐旱沙生植物。光伏场区内大比例采用高支架设计,腾出支架下方空间种植集防风固沙、食用及有饲喂价值的矮化红枣、扬柴、紫穗槐、羊草等,这些乔木林在提升景观同时,也是坚实的防风固沙带,是外围乔木防风固沙带的补充。

高支架光伏:沙海中的绿色屏障,光伏场区通过高支架设计,种植耐旱植物与防风固沙乔木,不仅提升景观,更构建了坚实的生态防护带,实现了生态与能源的双赢。

通过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防沙固沙、节水灌溉、土壤改良、沙漠生物多样性环境构建等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开展林草绿色高效养殖及林光互补治沙科研与试验,推动生态治理和高端肉牛养殖高质量发展。

 

三级防护:沙漠治沙与生态治理并进,基地通过“三级防护”模式,种植乔灌草、防护林、经济林等,有效治理6万亩沙地,推动林光互补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助力生态治理产业化。

月亮湖库容量为50万立方米,年吞吐水量300万立方米,它彻底解决了园区内用水难题。月亮湖的水源来自距离基地20公里外的煤矿。月亮湖是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末端的蓄水池。

月亮湖:沙海中的碧波明眸,月亮湖静卧库布齐沙漠,湖面如镜,映衬蓝天白云,宛如光伏蓝海中的一汪明眸,静享宁静湖光美景。

沙海新生:光伏与生态治理的双赢,库布齐沙漠通过“基础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创新模式,成功治理6万亩沙地,推动了生态修复与光伏发电双赢,昔日“沙窝”变“金窝”,助力京津冀绿色能源发展。

中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绿能碳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积极推进“牧光互补”项目,致力于基因库保种动物技术开发,推动现代畜牧业与新能源产业相融合,助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中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绿能碳汇集团全资子公司,是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基地配套的牧光互补项目的承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基因库保种动物技术开发,畜禽冷冻精液、胚胎遗传材料的生产销售等。公司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资格。

中畜科技:牧光互补的产业先锋,中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绿能碳汇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基地牧光互补项目,致力于基因库保种及畜禽遗传材料生产,成为鄂尔多斯农牧业龙头企业。

项目介绍

标准化肉牛示范养殖场是基地牧光互补项目配套的乡村振兴项目,于2020年10月份开工,规划总投资1.7亿元,占地面积466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完全建成后,存栏肉牛7000头,一期已完成投资1.2亿元。肉牛示范养殖场主要以育种、繁育为主,肉牛品种主要是安格斯、和牛、荷斯坦。

标准化肉牛示范养殖场:牧光互补的乡村振兴典范,该示范养殖场是基地牧光互补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于2020年10月开工,总投资1.7亿元,规划存栏7000头肉牛,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驱导、以互联互通为目标、以标准化养殖为核心、以平台运营为战略,围绕养殖主线,建设育种、繁育、育肥、食品加工、饲草料育苗与种植、保鲜仓储、终端销售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体系;通过智慧畜牧体系,实现牛肉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可控,确保食品安全,并致力于打通肉牛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发辐射全国的高端肉牛市场。

科技创新驱动,打造肉牛全产业链体系,基地通过智慧畜牧体系,建设育种、繁育、育肥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确保食品安全,推动高端肉牛市场发展,实现肉牛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可控。

定位与目标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公司正在规划建设“农工牧一体化种养殖示范小镇”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在达旗形成10万头养殖规模,年实现利润5.8亿元,带动村民年增收1.2亿元。

公司规划建设的“农工牧一体化种养殖示范小镇”项目,将在达旗形成10万头肉牛养殖规模,年利润预计达5.8亿元,带动村民年增收1.2亿元。

【社会效益】通过“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合作模式,构建农企利益联接机制,通过托牛所集中养殖、代孕等合作模式,带动周边农牧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合作模式,集中养殖、代孕合作,带动周边农牧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生态效益】就地利用新能源基地“林光互补”产生的经济林平茬饲料,并利用有机肥反哺沙漠土壤改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种养生态圈”。

通过“林光互补”模式,基地有效利用沙漠中种植的经济林,同时利用有机肥改良沙漠土壤,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产业升级】通过“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向扩大化发展,促进当地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规划

公司依托达拉特旗光伏应用领跑基地现有条件,在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及周边规划建设10万头肉牛养殖基地、10万亩配套饲草料种植基地、5万-10万亩板下补饲牧草种植及配套设施的“农工牧一体化种养殖示范小镇”项目,构筑“政府指导、多方参与、集中运营、利益共享、产业和谐、乡村富裕”的现代化肉牛发展全产业链。

依托达拉特旗光伏应用领跑基地,规划建设“农工牧一体化示范小镇”,通过全产业链的现代化肉牛养殖模式,实现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双赢局面。

沙漠植物多样性综合示范区

沙漠里的植物都是耐热耐旱的能手,它们深深地扎根,无惧沙漠贫瘠严酷的生长环境,仍旧顽强地开花结果。沙漠植物多样性综合示范区是基地二期项目的配套内容,占地面积360亩,是基地开展多种植物在沙漠地区种植的试验和示范。

沙漠植物多样性综合示范区,展现了沙漠生态修复的创新探索。耐旱植物扎根生长,占地360亩的绿洲,为基地带来了更多的绿色希望和可持续发展。

沙漠植物示范区内,耐旱植物顽强生长,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沙漠治理贡献力量。该示范区占地360亩,是基地沙漠植物种植的试验田,展现了沙漠绿化的勃勃生机。

目前种了四季玫瑰、金叶榆、沙棘、景天、红叶杏、红枸杞、榆叶梅、沙地柏等,三年后便可初见成效,届时这里将成为沙漠植物多样性的样板。

沙漠植物多样性综合示范区内,种植了四季玫瑰、金叶榆、沙棘等多种植物,三年后将初见成效,届时这里将成为沙漠植物多样性的生态样板,呈现出沙漠复苏的美丽画卷。

这里同时也规划了多种用途的配套建筑,主要有办公、生活、科技展示、会议交流、游客接待中心、设施农业大棚、光伏停车场等,总规划建筑面积为9600平米。建筑主体构建形态为“一塔一环”,其中“一塔”为“沙漠之眼”观光塔。配套建筑的主体外形为环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环”,环形建筑与内部绿化庭院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片“沙漠绿洲”的宜居环境。

观光塔与环形建筑构成了这片沙漠中的“绿洲”——“沙漠之眼”。建筑与内部庭院绿植交相辉映,配套设施齐全,展现了科技与生态完美融合的宜居环境。

设施农业大棚将种植多种作物,探寻新能源发电与设施农业耦合,与运维中心、科技展示、会议交流、游客接待中心、光伏停车场等功能结合,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示范效应。

设施农业大棚结合新能源发电、科技展示、运维管理与游客接待等功能,形成了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区,展现出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与创新活力。

光伏+农业,打开新未来  

达拉特旗光伏+农业温室项目,位于沙漠植物多样性综合示范区内,占地1440平米,功能丰富。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在此完美结合,探索出沙漠生态与绿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沿着“沙漠之眼”向下俯瞰,一座长方体玻璃温室建筑映入眼帘。光伏+农业如何“联姻”?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又将在这里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一探究竟。达拉特旗光伏+农业温室项目,位于基地沙漠植物多样性综合示范区内,主体建筑面积1440平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主要功能为沙漠植物种植区、设施农业种植区、水肥一体化系统、集装箱植物工厂等特色农业展示和配套生态休闲。

达拉特旗光伏+农业温室项目矗立在沙漠植物多样性综合示范区内,现代化玻璃温室建筑映照出未来农业与光伏发电完美结合的绿色创新。

光伏+农业温室项目既充分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不影响棚内采光,加之科技加持,助力实现农光互补模式。光伏+农业温室承担着鄂尔多斯光伏设施蔬菜沙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此项目为绿能碳汇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2023年共同申报的科技重大专项。

光伏+农业温室项目在沙漠中开辟出了一片科技创新的绿洲,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实现农光互补。项目承担着鄂尔多斯光伏设施蔬菜沙漠化生态治理的研究示范,展现了生态与科技的融合。

项目应用“沙漠+光伏+设施”的设施农业生态新理念,开展沙子基质-营业液滴灌、简易有机基质-营养液滴灌等生产模式研发,改良荒漠化土地,创建沙漠光伏设施农业荒漠化生态治理新模式。

项目应用“沙漠+光伏+设施”的生态新理念,通过研发沙子基质-营养液滴灌等模式,致力于改良荒漠化土地,推动光伏设施农业在沙漠中的生态治理,展现科技助力绿色发展的力量。

聚焦沙漠科普与研学

金漠文旅

金漠文旅依托库布齐沙漠独特的自然资源,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研学基地和“沙漠乌托邦”,推出沙漠研学、团建、轻奢旅行等特色旅游产品,创造独具魅力的沙漠旅游新体验。

内蒙古金漠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金漠文旅”)是绿能碳汇(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酒店、餐饮及游览景区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等各类业务,具体包括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基地建设、运营、保障服务、论坛会议、活动策划组织、礼仪、赛车、摄影航拍服务等。公司将持续以建设国家级研学基地,建成沙漠应急保障服务中心、打造“沙漠乌托邦”等为着力点,凭借库布齐沙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发沙漠研学、沙漠团建、沙漠轻奢旅等特色旅游服务产品,打造全新的旅游体验聚集地。

金漠文旅依托库布齐沙漠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发研学、团建、轻奢旅游项目,打造沙漠中的“乌托邦”。现代建筑与传统沙漠文化相融合,骆驼队穿行其间,展示了生态环保与现代化设施的完美结合,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沙漠风情与高端旅游服务。

沙漠研学与合作共赢

2020年8月8日,金漠文旅公司在库布齐光伏项目领跑基地金漠酒店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签约仪式上,金漠文旅公司负责人分别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内蒙古顺博泛户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呼和浩特悦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内蒙古圣景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圣鹰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旗欣康医院、内蒙古泡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富通天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国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柴达木艾勒牧家乐等10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金漠文旅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10家企业,将在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基地建设、运营、保障服务、行业资源整合、活动组织、论坛会议、赛车服务、医疗服务、急救保障、礼仪服务、摄影航拍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沙漠体验服务特色平台。

金漠文旅公司在库布齐光伏项目领跑基地的新能源探索中心内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携手10家企业,开启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医疗服务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致力于打造沙漠体验服务特色平台,推动沙漠旅游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库布齐沙漠新能源科技馆展厅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作为基地进行沙漠科普与研学的打卡点设在库布齐新能源科技馆展厅。进入展厅将依次从金沙厅、绿洲厅、蓝海厅及炫梦厅逐地了解。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的新能源科技馆,作为沙漠科普与研学的打卡点,展厅内依次展现金沙、绿洲、蓝海和炫梦的多元景象,带领参观者探索沙漠生态与新能源的融合之美。

近年来,央视媒体对达拉特光伏应用领跑基地的报道较多,央视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选择了“四大工程”进行报道作为国庆献礼,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作为央视重点报道的“四大工程”之一,展现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技术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国庆献礼中的璀璨亮点。

缓缓展开的书香卷轴,首先为参观者描绘出了钱学森钱老在1984年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发展路线;其次展示了领跑基地在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的条件下,在库布齐沙漠实践这一路线;接着描绘了“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场景。

领跑基地展厅通过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发展理念,为参观者呈现出库布齐沙漠上多采光、少用水的高效益实践画卷,展示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产业是在智慧农林方面,采取板上发电、板件种植及板下生态修复的生态修复新模式,在光伏板间种植红枣经济林12000亩,黄芪、黄芩5000亩,在基地用水上,通过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及水肥一体化及微喷、滴灌灌溉技术的应用,打造“库布齐红”、“漠枣”、“沙漠红宝石”等红枣有机品牌。

领跑基地智慧农林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新模式,种植红枣经济林12000亩,形成“库布齐红”、“漠枣”等有机品牌,通过煤矿疏干水和先进灌溉技术,推动沙漠生态修复和农业发展。

第二产业是从先进光伏上来看,基地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的一期50万千瓦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由国家电投实施30万千瓦、中广核实施10万千瓦、中节能实施10万千瓦。二期50万千瓦正在由国家电投、中广核、华能、正泰和三峡电源阳光联合体分别实施10万千瓦。光伏板组件安装调试等相关技术方面,光伏板支架类型采用了跟踪式支架类型、光伏板组件类型为PERC单晶高效双面双玻组件,大大提高了光伏发电效率;运维中心采用人工智能运维,实现了光伏厂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通过项目建设,力求打造先进光伏产业,终在2019年7月,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的、占地139.8万平方米的骏马图形电站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认证。

在先进光伏产业领域,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依托“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能运维系统,高效运行50万千瓦光伏电站。骏马图形电站由19.6万块光伏板构成,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瞩目的能源项目。

第三产业“骏马”奔腾带动多彩旅游融合发展。结合地处库布齐沙漠旅游黄金带的优势,通过“光伏+旅游”模式,还规划建设了库布齐光能环沙漠乐园,开发沙漠风情旅游、发展沙漠科普教育,与响沙湾、恩格贝等全国著名景区有机链接,形成沙漠旅游经济示范综合体。

第三产业“骏马”奔腾,推动库布齐沙漠旅游与光伏融合发展。依托“光伏+旅游”模式,规划建设库布齐光能环沙漠乐园,链接响沙湾、恩格贝等著名景区,打造沙漠旅游经济示范综合体。

荒漠化腹地变身能源蓝海。一望无际的库布齐沙漠中,上百辆推土机正来回穿梭,轰隆隆的机械声不绝于耳,库布齐风光基地项目是在荒漠、戈壁、沙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白鹤滩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四季流转,万物生长,收获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的快乐。置身领跑基地,品尝一份来自光伏板下收获的果实,想来定是别有一番滋味。领跑基地内设有黄芪、黄芩、红枣种植实验地,炫梦厅所展示的黄芪、黄芩、红枣都是产自于领跑基地。

四季轮转,光伏板下的土地也孕育着生机。领跑基地的黄芪、黄芩、红枣实验地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品尝这来自沙漠生态中的果实,别有一番自然馈赠的滋味。

百闻不如一见,这里展示了骏马电站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证书,该荣誉于2019年7月获得,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骏马电站的光伏奇迹,凭借其壮观的规模,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这不仅是科技与自然的巧妙结合,更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辉煌成就。

荒漠化腹地变身能源“蓝海”。库布齐沙漠中,机械轰鸣不断,全球最大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正在荒漠、戈壁中崛起,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白鹤滩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展现了新能源建设的巨大潜力。

敢于尝试 才有突破—草种试验地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反复尝试与不断探索。绿能碳汇集团通过开发种草、养殖产业化项目,探索水肥利用新模式,构建光、草、畜、肥、水一体化循环的绿色经济新体系。在光伏区将发电、种植与节水灌溉等功能叠加,在发电的同时,解决沙漠光伏区固沙保水的生态问题。

在库布齐沙漠,绿能碳汇集团通过创新开发,成功构建光、草、畜、肥、水一体化循环的绿色经济新体系,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并举,实现了发电、种植、节水灌溉的多重叠加,推动沙漠地区的绿色转型。

绿能碳汇集团通过光伏区的创新实践,成功探索了“光、草、畜、肥、水”一体化的绿色经济循环模式,实现了发电、种植与节水灌溉功能的有机结合,为沙漠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集团于2022年开始,与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合作,开展沙漠光伏产业园区生态治理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工作,目前已形成在沙漠光伏产业园种植牧草的多项研究成果。基地种植的草种类型有羊草、沙打旺、扬柴、紫穗槐等。

通过与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的深入合作,绿能碳汇集团在沙漠光伏产业园区成功探索出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种植羊草、沙打旺、扬柴等牧草,助力沙漠绿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开展“沙漠光伏产业园区生态治理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工作”,公司期望在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治理修复区,基本形成规模化的、以羊草和豆科优质牧草为主的草光互补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到65%左右,光伏区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在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公司通过“草光互补”模式,种植羊草和优质豆科牧草,成功将植被覆盖率提升至65%左右,有效改善光伏区的生态环境,展示了沙漠光伏与生态修复的双赢模式。

到2030年,治理修复区将形成草种生产、草光互补种植、种草养畜、牛粪还田和生态修复的生态产业循环模式,植被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以羊草为主的草种和干草等草产品,成为修复治理区的经济增长点。

到2030年,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的治理修复区将形成“草光互补”生态产业循环模式,羊草等优质牧草成为经济增长点,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蓝海明珠-金漠酒店

金漠酒店,坐落于库布齐沙漠腹地,宛若沙海中的璀璨明珠,成为光伏领跑基地的标志性建筑,展现出沙漠深处勃勃生机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在我国第七大沙漠腹地的入口处,半掩于沙海中的金漠酒店若隐若现。它是浩瀚金沙中的朔漠无边,它是壮丽蓝海中的璀璨明珠。扎根荒芜大漠,经过了库布齐丰饶的文化滋养,经历了每一粒沙、每一颗星的温情守护,金漠酒店俨然已经成为光伏领跑基地充满“盎然生机与深邃底蕴”的地标新风景。

金漠酒店屹立在库布齐沙漠的浩瀚之中,宛若一颗璀璨明珠,展现出大漠深处的勃勃生机与文化底蕴,已成为沙漠旅游的地标性风景。

金漠酒店是绿能碳汇(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位于暖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入口,周边景色宜人、环境优美。酒店与瞭望塔、新能源科技馆及运维中心办公楼,共同构成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的人才、信息、创意汇集地,众多项目的策划、合作都从这里启程出发。

金漠酒店位于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入口,作为基地重要的人才与创意汇集地,它见证了无数项目从这里起航,周围环境优美,与科技馆等建筑相辅相成,营造出独特的科技与自然融合氛围。

金漠酒店共分为上下两层,可提供餐饮、客房、商务一体化服务。餐饮包间有古典中式的蓝海厅、充满新中式的绿洲厅、风格简洁大气的小包厢、充分体现蒙古族风情特色的蒙古包及满足50至60人参与的多功能会议室。

金漠酒店提供全面的餐饮、客房及商务服务,古典中式的蓝海厅、简洁大气的小包厢和独具蒙古族风情的蒙古包相得益彰,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是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酒店客房有商务客房共38间,客房有套房、大床房及标准间三种类型,商务客房内都配有网络电视,国内直拨电话、独立淋浴室、全自动窗帘等设施,全天24小时免费上网。

金漠酒店商务客房设计简约舒适,配备现代化设施,包括网络电视、独立淋浴室和全自动窗帘,提供全天候的高速网络服务,确保客人在舒适中享受高效便捷的住宿体验。

金漠酒店作为基地一座沙漠主题酒店,金沙中不断演绎的多种可能性丰盈了它的内容、蓝海深处的绿色能源技术革命淬炼了它的灵魂、绿洲的蓬勃景色赋予了它见证的使命。驻足金漠,燃点愿景,奋踢驰骋,未来可期。

金漠酒店矗立于沙漠腹地,象征着勇敢与希望。它承载着绿色能源的崛起与创新,在广阔的沙海中见证着未来的无限可能。燃起梦想,携手奔向光辉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