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
CORE TECHNOLOGY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友好绿色发展
2021年5月14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同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出要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产业开发一体化实施经验模式,不断提升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蒙西地区生态脆弱,开发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给生态治理带来千载难逢的契机。新能源发电项目坚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并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EOD项目贷款支持,是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途径。
2017年达拉特(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获批后,绿能碳汇集团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光伏园区建设始终将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了光伏发电和生态治理同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渐形成针对沙漠、戈壁、荒漠和采煤沉陷区开发新能源园区、生态治理和生态管护的完整解决方案。集团将继续坚持以生态环境为导向开发生态化的新能源园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做贡献。
“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自2023年全面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来,以生态环境为导向开发新能源发电及相关产业项目,创造了“荒漠化治理+绿色能源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成效明显,为“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
2024年5月1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光伏治沙电站建设总体上应按照电站与防沙治沙措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的原则统筹组织。
作为“三北”工程三大攻坚战之一,在“三北”工程黄河字弯攻坚战区,内蒙古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坚持新能源发展的生态环境导向,统筹推进增绿、增能、增收,力求取得“1+1>2”的效果,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鄂尔多斯市在库布其沙漠东西两段同时开工建设“光伏长城”,总长约 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场址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可容纳1亿千瓦装机规模,治理沙漠、荒漠、戈壁面积8000平方公里。